走進成外美年家長學校 - 學做智慧家長,建立積極關系
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邁入青春期階段,很多家長會陷入煩惱與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叛逆的心理,厭學情緒嚴重,一不小心各種情緒問題還找上門……
對于初中階段孩子的各種問題,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應對呢?
“父母操碎了心,孩子卻不領情。孩子一回家就關門,回到家說話越來越少。家長很委屈,孩子很孤獨,家長很焦慮,孩子很逃避……”講座中,蘭小云老師從親子關系的現(xiàn)狀入手,為家長們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階段性特點。
蘭老師指出,初一初二年級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之“心理斷乳期”,生理因素導致大腦各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情緒”與“理智”間的矛盾開始升級,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在心理和行為上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主性。
面對青春期親子關系的難題,蘭老師建議家長們能理性表達情緒,尋求解決辦法,給情緒按下一個暫停鍵。為此,蘭老師給家長們提供了三種方法:做簡單的算術題、正方形呼吸、簡單而實用的深呼吸。
父母想要打破關系僵局,便需要時刻秉持尊重、理性、多元、支持、信任的親子交往原則。那家長應該怎么做?蘭老師給出了七種策略:
專家講座結束后,成都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成外美年初中部執(zhí)行校長謝劍英作總結發(fā)言。
謝校長肯定了蘭小云老師在講座中分享的“情緒ABC理論”、“親子交往五不要”等理論及策略。謝校長提到,一直以來,成外美年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積極主動與社會、家庭相連接。“我們相信,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感謝每一位家長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孩子們的成長助力!”3
家校共育講座結束后,成外美年初中部德育名師、初二年級組長、具有多年班主任經(jīng)驗的敖頡老師依托初二年級現(xiàn)有情況,向家長們分享了本年級的教育教學目標以及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和落實策略,強調(diào)“我們重視學生的成長,而不僅僅是成功;我們重視學生的人格,而不僅僅是成績;我們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而不僅僅是接受;我們重視學生的終身,而不僅僅是現(xiàn)在”。
本次專家講座對加強我校的家校共育工作實效,共促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們也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七年級 李同學媽媽
蘭老師的分享非常有效,不但分析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還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給了家長在孩子這個特殊時期平穩(wěn)過渡的指導。家長要注意親子交往的原則,尊重、理性、多元、支持、信任。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到控制情緒,減少沖突,學會傾聽,注意語氣、方法等。
七年級 馮同學媽媽
有幸聽了蘭小云教授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原本一直以為都是娃娃的問題,不聽話、叛逆、青春期的問題。聽著蘭教授有條理的講述并指出問題,這完全是我的原型原貌哇,坐在那里不自覺地開始自我反思……作為家長,要做到平等溫和,而不是制止、禁止、要求、埋怨,要多關心娃娃,積極和老師交流,做到家校共育。
七年級 胥同學媽媽
老師引導我們思考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這個問題,我也很觸動。除了學習,其實我的孩子也閃閃發(fā)光啊。他善良、熱情、有正義感、富有同情心,熱愛生活。做一個穩(wěn)得起、接得住、說得好、聊得來、分得清的家長,任重道遠。我努力做到老師建議的,就跟我希望孩子能努力學習一樣。
八年級 徐同學爸爸
蘭老師從正常腦部發(fā)育圖解說明了青少年這個時期(階段性)的特點。也通過實際案例,講述了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失控的處理方法:首先是家長要“穩(wěn)住”,保持平靜心態(tài),不能打斷孩子的講話;保持耐心,讓孩子盡情地表達;只聽不評,先不要分析對錯;用心觀察說話的表情;最后來共情回應,反饋聽到內(nèi)容和感覺。
八年級 陳同學媽媽
我家的孩子正處青春期,這段時間我經(jīng)常是自己摸索,好在這來得及時的講座,讓我更加知道了方向,知道了如何做,知道了如何糾偏自己的行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有方法的對話……比如每日擁抱,每日好事分享,勝利慶祝手勢等等,這些細節(jié)有助于我們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和諧共處。
八年級 常同學媽媽
非常感謝學校能夠組織這場講座,讓我明白了處理親子關系的關鍵在于情感上的理解和共情,這些才是有效溝通的基礎。如何做一個穩(wěn)得起、接得住、說得好、聊得來、分得清的家長,更是一場任重道遠的修行!再次感謝學校的組織,在家校協(xié)同下,愿我們的孩子們茁壯成長,成為“立學中華、語通世界”的國之棟梁!
圖片 | 楊琴
文字 | 初中部學生發(fā)展服務中心
審核 | 謝劍英 邵恒
04、Shared Dream, Shared World——成都外國語學校第十一屆外語文化節(jié)暨成外美年第四屆外語文化節(jié)開幕